Project:社群首頁
新增話題社群首頁是為用戶討論編輯相關話題設立的。用戶也可以在對應頁面、用戶的討論頁討論。在發言後請記得添加~~~~
簽名。
請了解, Arch Linux 中文維基在共識系統上運作而不是投票決定,清楚地闡述自己的理由比簡單地支持爭論的一方更有效。
建成了本站的社群首頁。--Lakejason0(留言) 2022年12月14日 (三) 18:18 (CST)
- 好耶~Lilydjwg(留言) 2022年12月14日 (三) 18:32 (CST)
- @Lilydjwg:您能收到回復嗎?--Lakejason0(留言) 2023年1月8日 (日) 16:09 (CST)
- @Lakejason0:有通知,但是小鈴鐺上沒有小圓點? --Lilydjwg(留言) 2023年1月8日 (日) 16:10 (CST)
- @Lilydjwg:您能收到回復嗎?--Lakejason0(留言) 2023年1月8日 (日) 16:09 (CST)
所有損壞的鏈接相關的請求暫定都放到這裡來。每個都單獨開子話題,子話題用三級標題的形式。--Lakejason0(留言) 2023年1月10日 (二) 20:15 (CST)
電源管理#使用腳本和udev規則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出現於背光#Udev規則。損壞原因為電源管理年久失修。--Lakejason0(留言) 2023年1月10日 (二) 20:15 (CST)
Systemd#放置文件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出現於 Nftables#與 Docker 一起工作。損壞原因為 Systemd 翻譯需要更新。Dim01(留言) 2023年2月24日 (五) 16:57 (CST)
為什麼你們能鴿到今天(
由於看到wiki搬遷後部分譯者繼續對部分術語的翻譯產生疑惑,又因為先前的討論沒有得到最終實現,因而我結合其他地方的語料,結合先前討論,重新製作了一份術語表。這份表可能缺少Linux下的技術性術語,歡迎幫忙補充(比如systemd的mask等)。考慮到本wiki啟用了繁簡轉換,我為繁體也編寫了相關內容。
歡迎一起建設。--Lakejason0(留言) 2023年1月14日 (六) 23:10 (CST)
即這些頁面:Enable、Start、啟用、Restart、啟動、啟動/啟用、Start/enable、附加配置片段、禁用、重新啟動、Daemon-reload、重新加載、重啟。
這些頁面以簡單而通用的名字命名,其唯一目的在於在頁面中快速鏈接至 systemd 相關章節(大部分都是systemd#使用單元)。它們不僅名稱讓人意外,而且會妨礙搜索(你猜用戶搜索「重啟」的時候在找什麼?)
我想可以使用專門的快捷方式命名空間來處理這種鏈接,而不需要污染主命名空間。各位覺得呢? cc @Lakejason0、Dim01、Archeb --Lilydjwg(留言) 2023年2月16日 (四) 01:34 (CST)
- 我覺得可以,這玩意當時就弄得很頭疼,而且它們的存在很影響bot操作。 Archeb(留言)
- 不太符合一般wiki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。如果重定向有歧義,應當改成消歧義頁面。當然,我覺得可以把那些鏈接換成模板去調用就好了。--Lakejason0(留言) 2023年2月16日 (四) 15:07 (CST)最後編輯於2023年2月16日 (四) 15:08 (CST)
- 是否可以保留英文重定向,然後在翻譯中統一使用英文?這樣既不會妨礙搜索,也可以方便的指示使用 systemd 的對應命令。如 Restart
example.service
指示使用systemctl restart example.service
。 --Dim01(留言) 2023年2月18日 (六) 12:09 (CST)
微星主板,我只能手動引導,或只能進入EFI固件界面。請問如何解決呢,目前電腦兩塊硬盤 一塊win 一塊arch
- @Alfred hong: 這裡是討論 wiki 本身的,不討論 Arch 使用問題。建議使用 Arch Linux 中文社區的聊天群或者論壇。另外留言記得簽名。--Lilydjwg(留言) 2023年4月7日 (五) 12:49 (CST)